今天是武汉中学学工处推出“家校共育,携手共进”家长课程的第二次分享。 上次跟各位家长分享了:家庭教育中常见的教育误区,包括看似短期、有效的训诫对孩子心理安全感的破坏,语言攻击和体罚可能引起的恶性循环,以及有条件的爱和共情能力不足会给孩子带来的情感创伤。
今天我们会尝试解决这些难题,给各位家长介绍一些实操小技巧,帮助我们迅速进入良性互动的亲子关系。
今天的要围绕五个关键词,分别是“戒罚”、“乐观”、“细夸”、“暗示”和“榜样”,让我们一一了解吧!
01
家庭(ting)教(jiao)育的第一条准则:“戒罚"
它的(de)意思是身为父母的(de)我们,在(zai)教育(yu)孩(hai)子(zi)时(shi)要戒掉所有威胁性的语言和(he)侵犯性的行为。
要知(zhi)道,你不(bu)能(neng)做破坏孩子心(xin)理安(an)全(quan)基地(di)的(de)敌人,你要做他心(xin)理基地(di)的(de)大后方。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他固有的安全(quan)基(ji)准,身(shen)为(wei)父母(mu)你要帮孩子巩(gong)固,而不是破坏(huai)安全(quan)感,因为(wei)这种安全(quan)感,会成为(wei)影响孩子一生幸(xing)福(fu)的失决(jue)条件。
阿德勒曾说(shuo),“幸运的人一(yi)(yi)生(sheng)都(dou)在(zai)被童(tong)年治愈,不幸的一(yi)(yi)生(sheng)都(dou)在(zai)治愈童(tong)年”。
在我看来(lai)何止童年(nian),你成年(nian)以前,依赖的父母给(ji)与孩(hai)子(zi)足够的照顾(gu)和情感(gan)的交流(liu),形成融治的亲(qin)子(zi)关(guan)系,在这种融洽环境下成长的孩(hai)子(zi),未来(lai)面对任何困境,多半能保(bao)持积极(ji)乐观(guan)的心态,不(bu)至(zhi)于陷入孤立无援(yuan)的情绪。
这就(jiu)是我们说(shuo)的(de)第一条教育准则“戒(jie)罚”。
02
家庭教育的第二条(tiao)准则(ze):“乐观"
这里你可以(yi)记(ji)住一句诀窍,
在孩子失败时笑着说"没关系”;
在孩子做错时笑着说“改正就好”;
在孩子成功时笑着说“因为你很努力”。
让(rang)我们具体(ti)看(kan)看(kan)这(zhei)三句话吧。
在孩子失败时说(shuo)“没关系”,首先让孩(hai)子启动(dong)了(le)他的安(an)全基地,其次(ci)告诉孩(hai)子失败(bai)是(shi)正常(chang)的,只要(yao)你吸取教(jiao)训、不断努力, 下次(ci)一定能做(zuo)好。
总之,在孩子犯错的时候站在身后接纳他、理解他,让孩子体会到你无条件的爱与支持,这不仅是拉近你们之间距离的好机会,更是培养孩子安全感的重要契机。
第二句话(hua),在孩子做(zuo)错时说“改正就(jiu)好”,是(shi)帮(bang)助孩子避(bi)免同样的问题(ti)再(zai)次出现。
我们(men)刚刚说到,在(zai)孩(hai)(hai)子(zi)失败的时候,身(shen)为父(fu)母我们(men)要第一时间表示“没关系”,给孩(hai)(hai)子(zi)足够的心理支(zhi)持和安全(quan)感(gan)。但(dan)单纯的安(an)慰不是(shi)家(jia)长的目的,大(da)家(jia)其实更希望孩子汲取教训(xun),知(zhi)道怎么“改正”才能够避免再次犯错。
我们只要(yao)帮孩子大体指出正(zheng)确的方(fang)向,把握住大原(yuan)则,剩(sheng)下(xia)的具体细节、究(jiu)竟该(gai)怎(zen)么走,让孩子自己(ji)探索就足够了。
第三句话,是在孩子成功时说“你真的很努力”。
这其实是跟另一种表扬方式相对立的。有些家长在孩子成功时喜欢说:“哇,你真棒。我们家孩子就是优秀,就是聪明! ”类似这样的表达,其实是把孩子的成功归因为“天赋”,而天赋是一种没法改变的先天能力,相当于告诉孩子,你成也萧何,败萧何,天赋所致,跟努力关系不大。这种表扬方式是不具有建设性(xing)的。
用“你真的很(hen)努力(li)”的方式(shi)表扬孩子(zi),能够帮(bang)助(zhu)孩子(zi)凭实力(li)变强,而(er)不是倚(yi)靠着(zhe)天赋坐吃山空。
03
家庭教育的第(di)三条准(zhun)则:“细夸"
所谓的细夸,就是每次夸奖都给孩子具(ju)体(ti)的反馈。不管是生(sheng)活(huo)小事(shi)儿,还是大事(shi)儿,你都(dou)得夸(kua)得出(chu)实(shi)质(zhi)性内容,这样的夸(kua)才能产生(sheng)效能。
举个例子。妈妈穿一件新衣服,都喜欢问家里爸爸:衣服好看吗?如果爸爸一眼扫过,迅速说:“好看好看!”妈妈就会觉得这是敷衍了事,说了和没说一样,这就是没有夸出效能。
因为妈(ma)妈(ma)在(zai)提问的(de)时(shi)候,潜台(tai)词是:“担心这个衣服是否显胖(pang)啊?颜色显不显年纪?趁皮肤白吗?”可对方只回(hui)答:好看好看,显然就没(mei)(mei)有设身处地的(de)思考对方的(de)需求,没(mei)(mei)夸到点子上(shang),只能(neng)让(rang)你觉得(de)不重视你,而且假(jia)得(de)很。
夸孩子的时候也一样,给孩子有(you)效的反馈,给(ji)一些(xie)具体的、积极的信息,会给孩子带来关乎自我认识、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效能感,成为孩子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来源。
04
家庭(ting)教育(yu)的第四条准则:“积极"
这里积极的(de)意思(si)是正面暗示。
你可能会(hui)发(fa)现一个有(you)趣的(de)现象,但凡(fan)成功的(de)企业、幸福的(de)家庭里,一定(ding)有(you)一个不断(duan)提(ti)供正(zheng)能量的(de)核心人物。
比如马(ma)云,他会告诉员工:我(wo)们阿里巴巴,我(wo)们支付宝肯(ken)定能改变未来(lai)人的(de)生活。或者在家(jia)庭里,比较正能量的(de)妈妈总(zong)会自然对人夸(kua)奖:我(wo)家(jia)孩子很棒,我(wo)家(jia)爸爸没事就回家(jia)做(zuo)饭,蛮有责任心的(de)。
实际情况真的这么完美吗?不一定,但是他们懂得给出正面暗示,对方就会尽可能表现得跟你想的一样好,这在心理学里叫罗森堡效应(皮格马利翁效应),再通俗点说就是期(qi)待效应(ying)。
05
家庭教育的第(di)五条准则:“榜(bang)样"
最后一条教育准则,是(shi)成为(wei)孩子(zi)的“榜(bang)样”。
我常跟人说:教育教育,不是用口说出来,而是用行动做出来的。以身作则,比口头教育有用得多。
人(ren)的(de)学习过(guo)程(cheng),本质上是“认同”和“内化(hua)”,因为(wei)你接受了(le)什(shen)么(me)样的(de)示范,就(jiu)会认同什(shen)么(me)样的(de)行(xing)为(wei)模式,然后(hou)把这种行(xing)为(wei)模式内化(hua)成自己(ji)的(de)。
所以说,孩子是家长的镜子,是父母的复写纸。现在因为疫情,我们和孩子相处时间更多,如果你自己天天一个“葛优躺”抱着手机、电视机窝在沙发上,你又如何要求孩子爱学习?只有爸爸以身作则有原则,妈(ma)妈(ma)善解(jie)人(ren)意会(hui)体(ti)谅,这样的家庭关系, 才能教(jiao)育出(chu)有主见、又有温(wen)度的孩子(zi)。
注意情绪问题
第一(yi)种是(shi)我有没有下意识地做(zuo)出消(xiao)极的解释,比如孩子(zi)没写作业,你就(jiu)认为(wei)是报复(fu)我(wo)昨天批评了他;
在(zai)自我反思之后,我们可以用三个步骤舒缓(huan)负面(mian)情(qing)绪,让(rang)大(da)脑回归理性:
第一步骤是让大脑暂(zan)停(ting)一下(xia),冷却(que)冷却(que)。
呼气、吸气,冷静平息自(zi)己。
第二个步(bu)骤,是思维(wei)检(jian)查(cha)。当你(ni)的怒气已(yi)经(jing)消(xiao)散了(le) 你(ni)可以回顾(gu)下,刚(gang)才在(zai)数(shu)呼吸的过程里,你(ni)想(xiang)到了(le)什么?
这能够帮助你整理接下(xia)来(lai)处(chu)理问题的思(si)路。
第三个步骤是询问,让孩(hai)子(zi)自己说说发生(sheng)了什么。通过(guo)询问孩子(zi)对事(shi)件的(de)(de)看法,我们不仅(jin)能(neng)够培养孩子(zi)的(de)(de)分析(xi)能(neng)力(li),还(hai)能(neng)够捕(bu)捉到(dao)孩子(zi)隐藏的(de)(de)情绪,发现他(ta)有(you)(you)没(mei)有(you)(you)遇到(dao)伤害或困难、他(ta)是(shi)不是(shi)需要更(geng)多的(de)(de)支持和引导。
本来孩子(zi)现在(zai)就不(bu)能(neng)很好(hao)地(di)管理(li)情(qing)绪,如果做父母的加固错误的行为(wei)示范,不(bu)为(wei)孩子(zi)提供解(jie)决问(wen)题的新视角,那么不(bu)仅是亲(qin)子(zi)之间的冲(chong)突会加剧(ju),孩子(zi)未来的处事(shi)能(neng)力也会有问(wen)题。
当然,询问孩子的对话,必须在平等状态下发生,你不能让孩子觉得你在对他训话,不能用权力不对等的态度开头。
那么以上就是我们今天要分享的5条教育原则,戒掉惩罚,守护孩子的安全基地;保持乐观,不放大负面情结;夸奖细,不让表扬敷衍了事;表现期待,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;以身作则,成为孩子的行为榜样。
常说换个角度看世界,我们家长也应爱换个视角看看孩子,希望武汉中学整理的系列分享课程,能够帮助到各位家长。在我们的眼中,不要只看到“别人家的孩子”,更应该看到自己家的宝贝。